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

電腦報價單

項目 品名 規格 數量 金額
1 處理器 CPU Intel Ivy Bridge Core I5-3470四核 3.2GHz(Turbo 3.6GHz)/HD2500|Intel Ivy Bridge 1155腳位 22奈米 1 5800
2 主機板 MB 華碩 P8Z77-V LK/ATX/1A1D1H1P/前置19Pin U3|Intel 1155腳座/Z77/合板 1 4290
3 記憶體 RAM 金士頓DDR3 4G-1600*2(共8G)(灰散熱片)/KHX1600C9D3X2K2/8G|桌上型 DDR3雙通道一組 1 1200
4 內接硬碟HDD|固態SSD 1.Hitachi 500G 16M/7200轉/HDS721050CLA662/7K1000.C系列2.Intel 330系列 60G/讀:500MB/寫:400MB/25nm/|1.3.5" HDD硬碟2.Sata3
2.5吋SATA3 SSD固態硬碟
1 3530
5 燒錄器 CD/DVD/BD LITE-ON iHAS324/24XDVD燒錄|終極DVD燒錄器 SATA介面 1 520
6 顯示卡VGA|3D套件 撼訊 AX7970 3GBD5-2DHV3/3G DDR5/26.5cm|PCI-E介面 AMD 7970 1 11990
7 螢幕|相框|壁掛架 華碩 VS238N LED背光/1A1D雙介面/5000萬:1/5ms/無喇叭|23/24吋 寬 解析度1920*1080 1 4080
8 CASE 機殼(+電源) 捍衛者 T28 Pro 2(紅) / 顯卡長 30cm.風扇高 16.5cm/ U3內置.SSD*2 / 紅化|Sharkoon旋剛 德國工藝 1 1890
9 電源供應器 魔族 MODU 525W / 82+銅牌.模組化.全日系電容 1 3090
10 鍵盤組(有線/無線)|搖桿 ASUS P2000 鍵鼠組 / PS2+USB 1 350
11 作業系統OS|應用軟體 Windows 7 中文家用進階隨機64bits 1 2999
39739

2012年10月3日 星期三

資訊作業-電視機的發展史

發明起源:世界上第一台黑白電視機是由英國科學家約翰·貝爾德(Baird John Logie 1888 - 1946)於1926年所發明,他在1939年春,又研製出彩色電視機。他理所當然被稱做「電視之父」,但這個稱號卻是有爭議的。美國俄裔科學家羅里金(Vladimir Kosma Zworykin)在1923年發明了「光電發像管」,也稱作「攝像管(iconscope)」,另外,在1924年佐里金又發明了「映像管(kinescope)」,這兩項技術也對電視的發明有很大的貢獻,並且也和貝爾德在同年發明了黑白電視機,因此也有人稱他為「電視之父」。雖然是同時發明出來的電視機,但兩個人所發明的電視機系統卻大不相同,歷史上將貝爾德的電視系統稱做機械式電視,而羅里金的系統則被稱為電子式電視。電視機發明雖然才短短的71年,但電視機深入各個家庭,每天播送上百個節目,他的普及率、立即性,讓它成為傳播媒介中重要的一環。電視機對大眾的影響甚鉅,甚至被公認為二十世紀最為偉大的發明之一。黑白電視技術尚在發展之初,彩色電視的研發早已如火如荼進行。在1928到1940年之間,已約有12種彩色標準被創造出來。雖說技術標準很多,但差別仍在掃描線數,至於彩色技術發展,各國則是大致相似。

事實上,無論是彩色攝影、彩色印刷或是彩色電視等,所採取生成色彩的基本方法,一般皆用紅、藍、綠三原色的適當混合,來產生自然界中的一切色彩,猶如畫家能將不同劑量的三原色加以混合(此為加色混合法)而調配出任何其他色彩。彩色電視不同的是,將紅、藍、綠三原色光利用「減色混合法」來巧妙組合出電視機裡的色彩。

簡單講,彩色電視裡的每一個圖景必須先投影進攝影機的濾光系統裡(其功能有如稜鏡),而被分解成紅、藍、綠三色光。然後,再將這三色光分開處理並傳輸到彩色接收器上,這個系統唯一要注意的是,所有色光分離與組合必須是同步的,否則螢幕上所呈現的圖景會失去原來的色調。這項彩色電視的色彩原理,應該是許多不同的彩色電視標準中,唯一的共通之處。



技術源起:

電視機的發展,是集合許多重要的技術,奠定電視發明的基本原理,早在19世紀初即已成形。1817年,瑞典化學家柏玆里亞斯(Jons Berzelius)發現物質具有一種質光體,此種新的化學原料叫做「硒」。1873年,英國人梅氏(Joseph May)證實硒電池可以將光能變成電能,表示這種質光體可以用電流來傳遞。也就是在理論上,這兩項發現證明任何物體的影像都可以由電子訊號載送發射。這大大地增加了人類遠距影像傳送的可能性。

公元1902年,科學家柏蘭克(O Von Bromk)發明彩色影像的傳送理論,經許多科學家研發,電視影像的處理和機具已有改進不少,如馬克斯(Max Dieckmann)與格拉底(Gustav Glage)發明陰極射線真空管(Cothode Ray Tube)可以用來電波來傳送映像出文件和照片。緊接著美國佛萊斯(Lee De Forest)發明三極真空管(Triode),此已將電視傳真技術向前推進了一大步。

公元1907年,俄國聖彼得堡大學教授魯辛(Boris Rosing)所提全電子式電視構想,是發明第一個「電子」映像管機的理論。

公元1908年,蘇格蘭德籍工程師斯溫頓(A A C Swinton)在「自然」科學雜誌上發表電視圖像論文;說電視可以用照像製版印刷的原理,分別兩個陰極,用來接收與發射,傳送映像在螢幕上。

公元1920年,11月2日美國匹茲堡西屋電氣公司的KDKA廣播電臺成立,成為世界廣播電臺風起雲湧的開始,電波傳送廣播信息及節目已瀰漫全世界的上空。

公元1923年底,米夏樂科學家(D Von Mihaly)發明了振盪訊號器(Oscillator)用於作為圖片像片掃瞄,可以在瞬間從硒管中掃瞄十次。同時美國科學家詹肯斯(C F Jenkins)卻經無線電波把美國總統哈丁(Harding)的相片從華盛頓傳送到密失士必州。

1923年,有「電視之父」之稱的美國RCA公司俄裔科學家佐里金(Vladimir Kosma Zworykin)發明了自動「掃描電子束」的設計,代替了英國機械式的「掃描轉盤」。佐里金的這項成就終於突破了機械式電視掃描線數的上限,並且不需增加轉盤的速度便能得到更清晰的畫面。1923年,佐里金便利用這個技術發明了「光電發像管」,也稱作「攝像管(iconscope)」。另外,在1924年佐里金又發明了「映像管(kinescope)」,這兩樣東西可是現代電視攝影機和電視機的主要結構。於是就在1929年黑白電視才剛開始之際,他居然已經取得彩色電視的專利。

公元1924年底,德國的科學家尼伯科(Nipkow Paul G )又發明了發射接受同步機(Synchronizing) 因其發放、接受圖像點面相關位置一致,更清楚使影像一完好如初的不變形,使得德國無線電臺試用長波發射電視成功,組成圖像是橫線30後來進度到90。


資料來源:http://globalmedia.wikia.com/wiki/%E9%9B%BB%E8%A6%96%E6%A9%9F%E7%9A%84%E7%99%BC%E5%B1%95